
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线上股票配资软件
从 200 亿元到 3000 亿元市场规模,从新发指数到 A 股核心宽基,对于中证 A500 指数而言,实现这一切仅需一年时间。
作为新"国九条"后发布的第一只核心宽基指数,2024 年 9 月 23 日,中证 A500 指数正式发布。而早在同年 9 月 5 日,华泰柏瑞、嘉实、摩根资产管理、景顺长城、富国、招商、南方、泰康、银华等 10 家基金公司上报了首批中证 A500ETF。
10 月 15 日,首批中证 A500ETF 正式上市。同时,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的联接基金、20 多只中证 A500 指数增强基金以及 10 只中证 A500 指数基金等 40 多只基金也应声上报。
同年 11 月和 2025 年 1 月,第二批、第三批中证 A500ETF 又分别获批发行。
当前,围绕 ETF、联接基金、指增基金、普通指数基金,挂钩中证 A500 指数的一系列产品总规模已经超过 3000 亿元,背后参与的公募管理人高达 80 家。
站在一周年之际回望,中证 A500 指数的发展亮点颇丰。其不仅与 A 股" 924 "行情以来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重估同频共振,也见证了我国指数投资生态发展中的一系列新格局、新变化。

1.A 股反弹见证者,过去一年平均收益超 20%
据了解,中证 A500 指数从各行业选取 500 只市值较大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选样方法兼顾市值代表性与行业均衡性,旨在更全面、更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中重要行业龙头公司的整体表现。
在指数推出、首批中证 A500ETF 上报之际,A 股市场已经过两年震荡调整,仍处于回归慢牛前的低迷时刻。在 2024 年 9 月,上证指数一度下探至 2700 点附近。不过作为中国优质资产和新质生产力的表征,中证 A500ETF 的到来,让部分投资者选择把握大盘蓝筹的低位布局机遇,多家管理人也曾自购以向市场传递信心。
而" 924 "行情以来,A 股市场终于迎来反弹时刻。此后一年,权益市场的整体表现,直观地反映在了 A500ETF 的净值变化中。
Wind 数据显示,截至 10 月 14 日收盘,中证 A500 指数过去一年的涨幅为 18.27%。跑赢了沪深 300(14.58%)、上证指数(17.69%)等头部宽基指数。
自上市以后,相关中证 A500ETF 产品也整体稳定地跟踪了指数表现,截至 10 月 14 日,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收盘的区间回报率均在 20%-21% 之间,平均收益率为 20.56%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从成立日开始计算,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的成立日期集中在 2024 年 9 月 20 日至 9 月 27 日,刚好撞上了" 924 "行情的大市普涨起点。在从成立到上市仅不足两周的建仓时间约束下,基金经理对市场走势的认知、预判带来的择时差异,曾让各家中证 A500ETF 的收益呈现出了进一步分化。
如以基金从成立日至今为区间计算收益,具体来看,截至 10 月 14 日,首批上市的 A500ETF 中,华泰柏瑞基金、南方基金旗下 A500ETF 是唯二单位净值在 1.2 以上的产品。泰康中证 A500ETF 的单位净值则仅为 1.14,在同批产品中相对落后。接近 7% 的业绩差距,背后反映出不同基金公司的净值管理能力。
不过,上述基金的核心规模增量来自上市以后的持续运作。在多家管理人看来,相比短期涨跌,指数中长期的投资价值更为关键。
此外,数据显示,成立于 2024 年 11 月的第二批 12 只中证 A500ETF,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为 19.55%。成立于 2025 年 12 月末 -1 月的第三批中证 A500ETF,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则为 23.35%。
2. 从 200 亿元到 3000 亿元,A 股投资规模第二大宽基指数
2024 年 9 月,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曾在发行后快速完成顶格募集 200 亿元,在 10 月 15 日上市后,当日 10 只产品的成交量即达到 108.87 亿元。增量资金活水的注入,为当时交投情绪低迷的 A 股市场打入了一针"强心剂"。
此后,A500ETF 高速的规模增长仍在上演。
截至 2024 年 10 月 24 日收盘,首批 10 只中证 A500ETF 总规模已经达到 413.44 亿元,在短短 8 个交易日内翻了一倍。其中国泰中证 A500ETF 一骑绝尘,在规模上大幅领跑,成为全市场第一只破百亿元的中证 A500ETF。
2024 年 11 月 21 日,第二批中证 A500ETF 结募,合计募集资金 240 亿元。
Wind 数据显示,在去年 12 月 31 日,彼时在市的中证 A500ETF 总规模便已超过 2500 亿元。今年以来,这一数字有所回落,不过 10 月 14 日,全市场 32 只 A500ETF 的总规模依然达到 1989 亿元。
分机构来看,首批上市的 10 只中证 A500ETF 整体占据了先发的规模优势,不过也有头部指数大厂实现了"后来居上"。
当前,华泰柏瑞中证 A500ETF 以 251.6 亿元的最新规模排名居首。在今年二季度,该基金的规模首次反超了国泰 A500ETF,后者目前以 223.8 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。
易方达、南方基金旗下中证 A500ETF 的最新规模分别为 220.2 亿元、204.8 亿元。华夏、富国、广发和嘉实基金旗下中证 A500ETF 规模则超过百亿元。
同时,伴随着一系列挂钩指数的场外基金、指数增强基金的涌现,让中证 A500 指数的投资生态进一步完善,总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张。其中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,9 只中证 A500ETF 联接基金规模超过 30 亿元(不同份额合并计算),4 只中证 A500 指增基金规模超过 10 亿元。
Wind 数据显示,截至 6 月 30 日,全市场中证 A500 指数的基金总规模达到 3053 亿元。
这意味着在指数发布不到一年内,中证 A500 指数已超越上证 50、科创 50、中证 500 等传统热门宽基,一跃成为继沪深 300 之后投资规模最大的宽基指数。
3. 投资结构多元、受机构青睐的"长钱长投"底仓
过去一年来,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政策导向之一。在这一背景下,中证 A500 指数"大而美"的特征,为"长钱"提供了重要的权益配置底仓工具。
数据显示,机构投资者是中证 A500ETF 的核心持有者。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,前述全市场 32 只中证 A500ETF 在年中的平均机构持有比例高达 90.05%。其中对于成立于 2024 年的中证 A500ETF 而言,在今年上半年,机构投资者持有这些基金的比例相较 2024 年末均有所增长。
进一步观察 2025 年半年报的数据,可以发现中证 A500ETF 的机构参与生态十分多元。据第三方机构统计,截至当期期末,共有 149 个险资账户持有了中证 A500ETF,背后覆盖年金产品、养老金产品等。
此外记者注意到,在市场上中证 A500ETF 当期的前 10 大持有人中,还广泛出现了信托、期货、外资、私募、上市公司的身影。
2024 年 12 月,中证 A500 指数还首次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。截至发稿,已有 19 只 A500ETF 联接等基金增设 Y 份额,总份额 4 亿份。
值得一提的是,伴随中国资产在全球化配置中地位的不断提升,中证 A500 指数还有望走向国际投资舞台。
今年 9 月,德国万亿欧元资产管理机构 DWS 首席执行官 Stefan Hoops 曾表示,将在 10 月于欧洲推出跟踪中证 A500 指数的 ETF,为海外投资者提供布局中国资产的新工具,届时 DWS 或成为全球首家推出跟踪中证 A500 指数的 ETF 的海外机构。
"截至目前,中国市场的反弹具有可持续性。半年后,国际投资者会意识到其对中国市场的配置不足。" Stefan Hoops 认为。
4. 后市成长空间仍有坚实支撑
截至发稿,共有 80 家公募管理人参与到了中证 A500 相关指数产品的发行当中,是最多基金公司布局的宽基指数之一。
超过 35% 的专精特新成分股,让中证 A500ETF 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。过去一年来,中国在科技、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突破,让 A 股市场迎来系统性重估,也为中证 A500 指数的成长空间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显示,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,指数成分股现已覆盖 100% 中证二级行业、98% 中证三级行业,基本上表征全市场主要细分行业。
经过一年的市场检验后,中证 A500 指数的行业代表性还在进一步增强。
"在行业配置上,指数低配银行、非银金融等传统行业,超配电子、新能源、医药等新兴产业,权重配置更契合经济转型方向。"鹏华基金认为,"这种结构使指数更好地反映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,成为投资者分享经济转型红利的理想工具。"
十一假期结束以来,中美关税博弈扰动科技板块情绪,一度加剧了市场对科技产业链中断的担忧。在半导体、AI 等敏感板块持续承压下,中证 A500 的权重板块走弱,资金也出现小幅流出。
不过在多家机构看来,A 股后市空间仍有坚实支撑,投资者可借助宽基工具参与权益市场。
如华安基金认为,市场调整是资金短期博弈、板块基本面分化、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共同影响,叠加外部环境扰动的综合结果线上股票配资软件,属于市场在累积较多涨幅后的正常回调。积极因素方面,当前政策红利仍在逐步释放,部分核心指数估值也仍具吸引力。随着市场情绪逐步平复,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改。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